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资讯

“最美乡村教师”叶兴旺:一根扁担挑起深山教育一片天

2022-09-10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央广网黄山9月10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又一年开学季,退休赋闲在家的叶兴旺老师却有些惆怅,他很想念他的“老伙计”——一根被他的肩头磨得油光发亮的扁担。

  35年里,每到开学时,为了让黄山市祁门县箬坑乡低岭教学点的孩子们能及时领到课本,也为了节省学校开支、省些运费,叶兴旺总是起大早扛着扁担,用瘦瘦的肩膀把教材从乡里挑回来,这一来回就是几十里路,其中15里更是“七上八下”崎岖陡峭几近荒芜的山路。他这一挑就是三十多年,从一头乌丝挑到了两鬓霜白。

  低岭并不低,它坐落在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之巅,未通公路,只能徒步出行,被当地人戏称为“西伯利亚”。1982年,叶兴旺退伍回乡,考取了乡政府补贴制干部,任乡党委组织干部。

  1983年9月,低岭教学点首任教师王受益在坚守了27年后,因年老体弱难以再从事教学任务,组织上将其从低岭调出。面对教学点无人授课的窘境,25岁的叶兴旺辞去了政府部门工作,主动请缨到低岭。

  “王受益是我的老师。入伍前,我曾经在这里跟着他做过一年的代课老师。现在,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们失学啊!”如今谈起当时的初心,叶兴旺说,“我是低岭人,生在低岭,长在低岭。我一心只想着让村里的孩子多学点知识,走出大山,成为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低岭的工作环境艰苦,遇到难题无法和同行切磋交流,他就埋头资料,自己琢磨;上课没有教具,就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学生的课桌凳坏了,他找来工具亲自修理;教室漏了天花板脱落了,他就自己翻漏、钉天花板……

  35年里,作为唯一的老师,叶兴旺一肩挑了教学点的全部教学任务,高峰期,他一个人要教六个年级三十多位学生。大单班复式教学,课程一门不能少,每天上课仅语文、数学教材就有厚厚的十二本。即使这样,他白天上课、辅导,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叶兴旺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带病上课堂是常有的事。和自己的身体相比,学生总是排在第一位。

  在丰富的教学工作中,他逐渐探索出了动静搭配、交替教学、小助手培养等复式教学法,多年来,他任教的学科在全县期末统考中经常名列全乡前三名。

  30年来,为了让学生中午能吃上热饭热菜,教室里一直放着他自备的火桶,每天他都要把学生带来的饭菜放在火桶里;农忙季节,有些家长在田里劳作,不能及时接送,他就把学生带回家辅导功课或留他们吃饭,直至家长收工回家……

  如今叶兴旺的学生遍及各地,有20多人考取了大学,其中还有不少硕士、博士。“我学生叶正伟,现在在师范学校读博士,还有叶德志,他毕业后自己做生意,我们2012年建新校舍时,他还给学校赞助了防盗门和课桌椅。另外,有一个学生叫叶长虹,他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会给学生们赞助两套校服。”看到自己的学生走出大山,考上大学,拥有自己的事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叶兴旺非常自豪,而这些从低岭走出去的“山里娃”,也始终不忘叶兴旺的教诲知恩,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2017年,由于孩子们都跟着父母去外地上学了,低岭教学点被撤销。在箬坑乡伦坑教学点度过退休前最后一年的叶兴旺也于2018年退休了。从当年的热血青年变成了退休老教师,叶兴旺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省优秀乡村教师、安徽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但在他的心里,那些走出大山的孩子,才是他35年教育生涯最辉煌的“军功章”。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qichezixun/2022/_zmxcjs_yxw_ygbdtqssjyypt_43095.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