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资讯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今天多少钱?家里有的看看

2022-10-04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人的文物保护意识愈发增强。收藏界、文物界、鉴赏界等应运而生,持有文物之人“一夜暴富”现象层出不穷。这让很多心怀侥幸之人想要通过收购文物来达到致富目的。

  大洋原本并非“国产”,它原本是15世纪时期欧洲的流通货币,西方列强强行打开清朝的大门后,清廷统治者看到了西方的银元,争相模仿制作。

  光绪16年,清朝统治者开始仿造西方的银元打造中国的大洋,在时局动荡、战乱频繁的清末民初,统治者确立了银本位货币制度,大洋在当时流行一时。然而,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经济制度并不稳定,民国时期的大洋袁大头也只是流行一时、随后退出历史舞台,大洋发行量极少,价值不言而喻。

  按照货币价值来看,1912年之前的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相当于800元人民币;1912年到1949年的大洋,每块相当于400元人民币;建国之后的一块大洋相当于200元人民币。

  从大洋发行后,大洋的种类高达640多种,每种的现存量较少,其中晚清时期的大洋最为值钱。民国时期的大洋价值为400元人民币,这让大洋持有者满心欢喜,它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变革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你觉得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价值多少钱?你家里有收藏吗?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qichezixun/2022/mgsqd_ykdy_xdyjtdsq_jlydkk_44049.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