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推选

洋河会不会倒流?

2022-09-2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从2019年业绩“暴雷”,到2021年“踩雷”恒大、融创等信托产品,“雷”成了讨论洋河最多的关键词之一。

  刚刚过去的二季度,对白酒行业无疑是一次年中大考。在次高端赛道几大龙头酒企业绩纷纷放缓之际,洋河的“答卷”颇令人满意。

  尽管上半年洋河大本营华东区域深受疫情影响,但从中报数据来看,其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9.08亿,同比增长21.65%;净利润68.93亿,同比增长21.76%,Q2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6.07%,远高于汾酒-4.33%、舍得-29.67%等,依旧强势不减。

  不同于2003年-2012年行业“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自2016年起,是名酒的复苏,行业产量逐年下降,区域性中小品牌逐渐被淘汰,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同时伴随着近年来疫情反复和经济放缓的两大“催化剂”,马太效应更加凸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酒企营收增长仍超16%。规上酒企数量961家,亏损酒企190家,亏损面达19.77%。累计亏损额13.41亿,同比增长达65.03%。

  而随着行业不断“内卷”,酒企在全国化不断攻城略地的同时,行业排名之争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当前营收规模看来,“茅五”市场地位已十分稳固,洋河位居第三。随着泸州老窖、汾酒的快速崛起,二者都在觊觎洋河的位置。

  然而现实情况是,泸州老窖不仅没能实现多年“夙愿”,反而有被汾酒全面超越的势头。相比较而言,近年来汾酒发展迅猛,2017-2021年的4年间,汾酒营收复合增速达33.11%,而泸州老窖复合增速仅为18.72%。

  线亿,远超泸州老窖的63.12亿,是汾酒20多年来的迈出的历史性一步。但从净利润规模看,泸州老窖凭借较高净利率依然高于汾酒。

  很显然,当前汾酒是洋河市场地位的最有力竞争者。尽管上半年汾酒营收增长较快,达26.52%,但却是建立在1季度超40%增速的基础上。

  这预示着汾酒未来能否保持高增长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抗寒”能力也弱于洋河。而洋河自2021年恢复了业绩的高增长后,已重新步入到高成长周期。

  “老三”争夺战的兴起与洋河2019年和2020年陷入业绩调整期有关。这两年正值白酒行业高端和次高端赛道大扩容阶段,而洋河的止步也给了其他酒企超越的机会。

  在经历了2019、2020年的战略调整期后,当前洋河业绩增长拐点已经显现。而在这背后,是一系列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其中首先应得益于

  在白酒行业的上个黄金十年发展期中,洋河在业内首创了深度分销模式。所谓深度分销模式,是以厂家为主导的渠道模式,由厂商负责市场的开拓维护,经销商仅定位于物流仓储等辅助角色。在市场开拓的早期,深度分销的推动作用极大。

  伴随着“蓝色经典”系列火爆全国,洋河进入了增长快车道。营收从2005年的6.84亿一路增长至2012年的172.7亿,增幅超20倍,成功跻身行业前三。

  但深度分销模式缺点同样明显。快速扩张导致洋河的管理和渠道费用支出较高,一旦业绩增长陷入停滞,将面临空前的成本压力。同时经销商角色功能弱化、较低的渠道利润率导致经销商积极性不高。

  随着2012年后行业大调整,洋河的高增长戛然而止,即便在日后的行业复苏期,增速依旧不快。同时2019年、2020年的调整期预示着以往快速发展积累的弊病开始显现。

  如洋河的管理费用,从2006年不足1亿增长至2019年的19亿水平,远超2019年泸州老窖8.29亿、山西汾酒8.91亿。

  很显然洋河也意识到了深度分销的弊端,并于2019年就着手推进“一商为主,多商辅助”的渠道模式转型。模式转变是洋河基本面改善的基础,对渠道利润率和经销商积极性都有提振作用。但更为关键的,经营策略的转变才是促成洋河蜕变的重中之重。

  中低端产品占比过高也是此前影响洋河增长的重要因素。据券商研究,早在2016年洋河中低档白酒收入占比仍高达80%。而在消费升级背景下,300元以下市场空间不断萎缩。因此产品升级、扩大高档产品占比也是洋河改革的必由之路。

  洋河的产品升级主要从2019年推出的升级版M6+开始。当前梦之蓝系列是洋河业绩的主要带动力量,营收占比已超30%。M6+作为洋河次高端高阶价格带主力产品被寄予厚望,并希望将之打造成如国窖1573类的大单品。

  据国金证券调研数据,2021年梦6+营收体量在40亿左右,预计在2022年仍将保持50%左右的高增速,并有望达到百亿级别。同时,洋河还完成了其他主力产品的升级换代,并先后推出了M3水晶版与天之蓝/海之蓝升级版。

  在多品牌战略上,洋河当前主要有双沟和贵酒两大品牌。双沟是当前的主推品牌,公司欲将其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亿,并计划在2022年实现营收超50亿。贵酒是酱酒品类,当前规模较小,但增速较快,作为未来的潜力发展品牌。

  更为关键的是,与高端白酒不同,次高端领域的竞争格局尚未固化,呈现出汾酒、剑南春、舍得等群雄逐鹿的局面。

  洋河作为行业的次高端龙头,随着业绩再次步入高增长轨道,正在上演“王者归来”时刻。对于未来的发展,洋河的目标不应只停留在“保三”,其该思考的是,如何进军高端酒第一梯队。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qichetuixuan/2022/yhhbhdl__43736.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