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汽车

专坑学生的骗局有哪些?广工男篮带你逐个击破升级反诈防护Buff

2023-10-0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乱花渐欲迷人眼,诈骗手段千万变。在网络电信诈骗受害者中,青年群体占比超五成,刷单返利、网游代练、低价诱惑等手段频频出现。

  为了提高大家反诈意识,我们邀请广东工业大学男子篮球队带你识别诈骗套路,升级反诈防护buff,守住“钱袋子”。

  学生生活费有限,常常会通过二手交易平台或出售闲置以满足需求,而骗子就是利用这些平台发布低价售卖信息,然后以“有优惠、避开平台抽成”等理由诱导学生添加社交软件私信转账进行交易,并在收款后拉黑消失。

  网络上高薪租买学生个人信息的人实际是诈骗团伙,被租走的微信账号、QQ账号等有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学生切勿参与。

  各种轻松赚钱的兼职工作可能会让学生眼花缭乱,但不要被其所迷惑,在校想要兼职工作可以通过学校勤工俭学处或兼职官网等相关渠道进行查找。

  假黄牛常常通过向学生兜售“演出门票”“明星周边”,骗取“预付费”。同学们追星要保持理智,通过官方渠道购买演出门票、明星周边。

  “游戏代练”“装备出售”“低价出售皮肤券”往往只是骗子的幌子,真实目的是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再向学生的亲朋好友实施诈骗。学生群体切记要保管好个人信息,勿向他人泄露个人账号密码。

  球场上,盯准目标,逐一击破;球场下,擦亮双眼,警惕诈骗。在校期间,如遇可疑情况可优先向学校辅导员或学校警务室进行处理,还可以拨打96110咨询求助,切勿仅凭片面之词就转账汇款。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SUVqiche/2023/zkxsdpjynx_ggnldnzgjpsjfzfhBuff_62284.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