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汽车

传平安医保病入膏肓濒临“关停”

2022-09-30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含着金钥匙出生、一度风光无限的“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医保”),近年来负面不断。去年10月,有媒体报道:因为战略受挫,平安集团拟计划出售平安医保科技。虽然平安医保很快表示否认,但并未消除社会大众对平安医保持续性发展的担忧。

  平安医保成立于2016年9月,根据平安医保官网介绍,其是中国平安 “大医疗健康”战略的组成部分,业务范围包括以医保系统为核心,辅助保险等;赋能医保局;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解决方案;为医院、医生、药店、药企赋能;可提供医疗租赁服务、健康检测服务。

  2020年3月,董事长方蔚豪在一份致辞中提到,平安医保科技旗下涵盖五大业务:智慧医保、智慧商保、智慧医健、点创租赁、健康(检测)中心等。

  根据相关报道,到2017年,平安医保的服务已经遍及全国超过200个城市、数亿人口的政府医保,内容包括提供控费、账户管理等各类服务。

  投资方包括软银愿景基金、IDG、SBI集团等,A轮融资规模11.5亿美元,披露的融资后估值88亿美元,甚至超过了平安好医生上市初期的市值。

  今年五月,平安医保不得不对业务做出调整,将相关交付项目的业务融入了平安集团医疗体系的其它兄弟公司当中。

  虽然平安医保反复向外界表示:“此次调整只是因为外部环境变化,相关的人员和工作安排也正在平稳过渡。”

  甚至在今年4月29日,在中国平安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上,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公开表示,虽然中国平安旗下业务众多,但都是在聚焦“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两大方向。希望持续通过科技能力来加强双轮驱动。马明哲把此类调整归结为中国平安更擅长做“减法”,如果中国平安是一棵树,那么为了让树长好,成长过程中就一直要修剪枯枝。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平安医保就是那根病入膏肓、需要被裁剪的“枯枝”。更有接近平安医保的消息人士称,平安医保多类业务早就陷入停滞,仅有点创租赁实现盈利,公司实际已经“接近关停”。

  因为业务停滞,平安医保的人员流失也加剧。去年底,多位平安医保高管已经离职。2021年11月,平安医保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高菁转任联仁健康党委副书记、总经理(CEO);平安医保原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杨伟栋也担任联仁健康副总经理(CTO)。

  但是,如此规模的巨无霸企业,又如何实现可控的“关停”?业务可以转并入平安,但那些颗粒无收的投资机构们,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SUVqiche/2022/cpaybbrghbl_gt__43892.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