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资讯

半(bàn)推(tuī)半(bàn)就(jiù)又是个什么梗?

2023-11-08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昨天就刷到了,因被拖欠工资、连医保公积金也很久没有缴纳了,一群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聚在大门口,有人高喊“生活无法维持”。

  本来我是不想聊这件事的,因为按我的想法,现在关注财经、经济的人很多,应该能明白到底怎么一回事。

  但翻了很多评论才发现,并不是我想的这样,几乎没几个人讲到点子上,大多都只是吃瓜群众,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

  而排在前面很多人赞成的观点是,把锅甩到生育率降低的头上,因为大家都不生娃了,妇幼保健院没有足够的业务量,所以发不起工资很正常。

  不知道是不是在编个理由糊弄过去,网上有张截图,说是当地医院的回应,也是说关于工资发放问题,是因疫情、人口下降等多种因素冲击,妇幼保健院业务急剧下降,收入锐减,导致入不敷出,工资发放不及时,下一步,将努力增加业务收入,尽早解决拖欠问题。

  但是,别忘了咱们的人口基数在这摆着,出生率哪怕在降低,作为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县级市汝州,也绝不至于说会导致妇幼医院医生欠薪一年多,连社保公积金都缴不上!

  这一点其实很好验证,如果有当地的朋友,可以多去几趟妇幼看看门诊和住院情况就能了解,看看是不是真的没什么人就医。

  按照我对一个百万人口大县的了解,当地的三个公立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一般来说都不大可能缺患者,或者说不会缺到医护人员一年多发不起工资的地步。

  而且关键是, 公立医院属于事业法人单位, 执行的是收支两条线, 收入上交到地方财政, 支出则每年做预算由财政拨款。

  说到这里其实很多老读者应该就明白了,我经常聊一些地方债务问题,地方财政缺钱,本质就是地方债务问题导致的。

  前几天我写了篇文章 ,里面简单提了下贵州的债务情况,可惜阅读量不高。茅台几次无偿转让股权给贵州国资公司,其用意就在于化债纾困,因此茅台涨价对贵州也是极大利好。

  整个贵州截至到2022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就已过1万亿,是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9倍。在4月份贵州一部门还发过一篇文章,直言“受制于财力水平有限,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仅依靠自身能力已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河南没有茅台,但河南的债务也不少,截至2022年底河南政府债务余额达1.51万亿,而2022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是0.426万亿。可以简单理解为,债务是收入的3.5倍多。

  2022年河南省财政自给率40.04%,也就是花100块,其中只有40%是自己挣的,另外近60%需要上面给。挣的变少,主要是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是卖地收入)严重下滑。

  原因不在医院,也不在出生率 , 而是在于地卖不动了,但当地欠的债还得还,必须的城市运营支出也要付!

  绝对不算少,2023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这笔资金被用于促进地区财政均衡、公共服务均等化,跟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上面资金的补贴会有个过程和路径,但是毫无疑问, 当地基层医护工资医保都长期拖欠, 显然最终又是选择“再让底层群众忍一忍”。

  几个月前河南审计厅,连续两年对全省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开展全覆盖、穿透式跟踪审计,重点审计了44个极重受灾县。

  发现使用不合规、截留资金的,虚报开工完工、多报完成金额,动辄过亿;不验收即交付使用的,质量不达标的,合计金额几十亿;非受灾项目违规获取重建资金的,也是动辄过亿。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qichezixun/2023/b_b_n_t_tu__b_b_n_j_ji__ysgsmg__64030.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