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热点

有关百万亚瑟王蓝帽子这件事可以这样理解吗?

2022-12-1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北青岛南深圳”,这是在过去的一年里,青岛的小伙伴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尤其是在青岛的高层喊出“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 家 战 略”以后,很多青岛的小伙伴们似乎也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要知道,能够与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发展最超前,人口吸引力最大的深圳相提并论,对于青岛来说,亦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于是乎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青岛的很多地方都是在向深圳看齐,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产业结构调整,抑或是人才引进政策,甚至是房价,都是在向深圳学习,力图在打造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同时,在国内打造出“北青岛 南深圳”的城市形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青岛和深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一两句口号,一两个峰会就能改变的。以人才引进为例,过去的2019年,深圳和青岛的净增人口数,竟然足足有四倍的差距。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抢人大战”交锋不断,纷纷为争夺人才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最终结果便表现在常住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量上。

  近期,全国各省市陆续公布了2019年的人口数据。城市排名方面,杭州市以55.4万的人口增量反超深圳,位列全国第一。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已公布常住人口数量的城市中,新增人口超过10万的便有不少于9个。其中,杭州是唯一一个新增常住人口超过50万的,另有深圳、广州超过40万,宁波超过30万,佛山、成都、重庆等超过20万,青岛、合肥新增常住人口超过10万。

  一般来说,我们将一年增加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判定为具有较强人口吸附力的城市,但青岛10.5万的人口增量,在这个梯队中的存在感实在不强,且不说与杭州、深圳、广州等相比,哪怕与经济体量不及青岛的佛山相比,也有着明显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青岛连续第二年保持10万的人口增长数量了,这也意味着,在与同等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竞争中,青岛已然落后。

  整体来看,2019年青岛10.5万的新增人口与此前几年相比,算是保持了不温不火的平均水平,但与此同时,同级别城市的人口猛增,让青岛紧迫感十足。

  以我们一直在追赶的深圳来说,40万和10万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了两座城市地位的悬殊,也在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两座城市对于人才的截然不同的吸引力。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深圳可谓是占得了天时利地人和,而且其产业结构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也极富竞争力。反观青岛,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名分还没有确定下来,所仰仗的,依旧是2018年上合峰会的余晖,产业结构也是极具北方特色,这样下去,怎么才能吸引年轻人才的涌入呢。

  比上不足,我们比下,可是下面的几个城市对青岛更是虎视眈眈。在2019年的城市GDP方面,青岛已经被好几个二线城市所超越,在人口方面,安徽的省会合肥大有超越青岛之势。可能很多人对合肥并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说过中国科技大学,一定听说过京东方,一定听说过科大讯飞,没错,这些当前最热的高科技领域的大拿,都在合肥,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中部城市能够异军突起的原因,这样的城市,这样的科技背景,在当前5G时代,显得尤有吸引力。

  其实,在吸引人才方面,青岛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2020年2月21日和25日,青岛先后推出引才政策,将“先落户、后就业”政策的门槛从专科生放宽到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并提出了今年全市将建设和筹集不少于10万套人才住房等。

  目前来看,这些措施的引才效用尚不得而知,但从其他城市的经验来看,单单凭借落户政策等并不足以达到人口数量的成倍增长。

  尤其是在人才领域,当前青岛的净增人口,更多的是外地人,以山东省内和东北人为主,毕业的大学生留不住,外省的人才更是进不来。高物价和低收入,镶着金边的抹布,这些都为青岛的城市形象带来了隐忧,也为青岛吸引人才设置了阻碍。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qicheredian/2022/ygbwyswlmzzjskyzyljm__47353.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