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评论

严重违纪违法!北京银行原董事长已被查

2024-03-0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2023年8月,北京银行原董事长闫冰竹失联消息传出,时隔半年多后,官方首次明确他已被“严肃查处”。

  3月1日,《北京日报》刊发北京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陈健2024年1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在回顾2023年工作中,该报告提及,着力查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影响大的典型案件,市、区两级纪委监委立案局处级“一把手”151人,严肃查处徐和谊、闫冰竹、郑志勇、赵长山等市管正局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推动严的基调进一步向下传导,市纪委市监委派驻机构立案1111人,区纪委区监委立案区管处级干部298人,处分村级“一把手”219人,形成局、处、科、村违纪违法问题惩治全覆盖、“一盘棋”。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完善行贿人信息库,立案行贿人员345人。加强办案成果综合运用,深入剖析相关案件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推动整改整治。强化警示震慑,编辑局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37起。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461人,其中市管局级干部69人;处分3539人,留置503人,挽回经济损失35.1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闫冰竹出生于1953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

  1984年,伴随着商业银行从人民银行分离,时年31岁的闫冰竹的事业正式从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开启。在工商银行十多年间,闫冰竹从最基层岗位做起,任职经历几乎覆盖所有岗位,包括会计、出纳、团支部书记、分理处主任、营业部总经理、分行总稽核等。

  直至1996年,时任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总稽核的闫冰竹参与筹建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并于次年出任该行首任行长。闫冰竹曾表示,“北京银行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北京银行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融入了我全部的智慧和心血。”

  北京银行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北京市政府批准,于1996年1月29日在北京市原9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础上组建而成,北京银行设立时的名称为“北京城市合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该行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

  在掌舵北京银行的20年里,闫冰竹带领从降生之初面临严重危机的北京银行成长为表内外总资产近3万亿人民币的现代商业银行,其间还相继完成了更名、引进外资、在A股上市等多个重要目标。

  资料显示,在北京银行成立前,北京市共有90家城市信用社,是90个各自为政、分散独立的法人机构。这些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规章制度遗漏不全、企业文化各不相同、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闫冰竹在参与组建北京城市合作银行一年后,该行基本实现城市信用社向现代化股份制银行的平稳转轨过渡,并正式开业。然而,随后闫冰竹面临该行遗留下的严重危机。

  1998年,原中关村城市信用社严重违法账外经营案件彻底暴露,案件发生额高达239亿元,最终造成损失67亿元,把当时资本金只有10亿元、总资产只有200多亿元的北京城市合作银行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经过长达10年核销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危机逐步化解后,前者正式更名为北京银行。而闫冰竹从2001年开始,便担任起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职。

  2005年,北京银行引入荷兰ING集团投资,后者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2007年9月19日,北京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上市公司。

  直至2017年2月15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正式宣布闫冰竹卸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当时公告显示,闫冰竹自1996年参与组建北京银行并出任首任行长,2002年至今担任北京银行董事长,是北京银行发展的创业者、领军者。在他的带领下,北京银行短短20年间,表内外总资产从200多亿元增长到近3万亿元,增长了150倍;净资产从10亿元增长到近1500亿元,增长了150倍;全球排名在10年间提升了近500位,位居全球千家大银行第77位。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qichepinglun/2024/yzwjwf_bjyxydscybc_70115.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