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评论

国防动员单位究竟是什么兵?除海陆空外还有民兵最高是少将衔

2024-02-28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众所周知,我军的每一个大单位基本都有所属的独立标识——臂章,它能反映官兵的单位或军兵种属性,比如陆军官兵就佩戴陆军的臂章、东部战区有东部战区的臂章、军科院人员就佩戴军科院的臂章、军委科技委官兵就佩戴科技委的臂章、武警部队有武警的专属臂章……

  然而,在海陆空等各军种臂章、五大战区臂章、军事院校臂章、军委直属部门臂章之外,还存在一个非常独特的臂章——“国防动员单位”臂章。

  可能很多人对此不是很了解,会疑惑国防动员单位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单位?什么样的人才会佩戴国防动员单位臂章?在国防动员单位服役的官兵都属于什么兵?

  一方面,国防动员单位与军委国防动员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国防动员单位属于军委国防动员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6军改”以前,无论是解放军四川省军区,还是解放军重庆警备区,亦或解放军宁夏军区,或者解放军北京卫戍区,这四种省级军区都归属原来的七大军区管辖,按照大军区管辖的省级行政区的原则来管理对应的省级军区。

  比如河北省当时属于北京军区的防区范围,那么解放军河北省军区就归属北京军区管辖,河北省军区就需要佩戴北京军区的臂章。

  我们看看河北省军区司令员芇福成少将在2009年参加两会时,其军装上佩戴的就是“北京军区”的臂章。

  然而,经过“16军改”之后,七大军区变成了五大战区,可原来大军区管辖的所属省级军区并没有随之纳入到改革之后的战区管辖。

  比如湖北省属于中部战区的防区范围,按照大军区时代的传统,解放军湖北省军区理应纳入中部战区管,但实际上中部战区并不能管理解放军湖北省军区,自然也就不能再佩戴战区的臂章。

  为了管理全国的省级军区,我军成立了军委国防动员部,作为军委15个职能部门之一,专门管理全国22个省军区、3个直辖市警备区、3个自治区军区,共计28个省级军区。

  鉴于北京卫戍区、新疆军区、西藏军区需要承担军事作战任务,被纳入到陆军系统管辖,它们仨属于省级军区中的特殊,不归军委国防动员部管理,所以京疆藏三地的省级军区官兵都配备陆军臂章。

  既然28个省级军区都属于军委国防动员部的下辖部门,是不是就意味着这28个省级军区的官兵都佩戴军委国防动员部臂章呢?

  前面已经说了,国防动员部是军委直辖的15个职能部门之一,属于“中央”级军事部门,通常只有部长、政委等国防动员部机关的干部才会佩戴国防动员部臂章。

  像县城的人武部军官、士兵,他们作为国防动员部管辖的省级军区系统的一部分,属于最基层的人员,若是也佩戴国防动员部臂章,显然有些不合常理。

  这个时候,不管你是海陆空等哪个军种的官兵,还是将官、校官或士兵等哪个衔级的官兵,只要你是省级军区系统的一员,都须佩戴“国防动员单位”臂章。

  因为改革后的省级军区,已经放开了除陆军外其他军种系统军官任职省级军区各级岗位的限制,很多省级军区的军政主官、军分区的军政主官,以及县级人武部的军政主官,都开始出现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军官任职的情形。

  比如解放军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刘杰少将就是海军系统将官,江苏省军区南京警备区司令员马红晖大校就是陆军系统的校官,湖北省军区恩施军分区副司令员韩绍鹏大校就是空军系统的校官,他们身在省级军区各个系统任职,看他们的臂章全都是“国防动员单位”。由于国防动员部管辖的省级军区属于正军级单位,军政主官是正军级少将,所以,国防动员单位人员的最高军衔就是少将。

  这样一来,无论是省级军区,还是市级军分区或警备区,还是县级人武部,就会出现多军种官兵同在一个单位服役的情形,此时他们的主要身份不是哪个军种,而是国防动员单位。

  要知道,民兵也属于我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他们虽然不是现役武装,却归属现役的省级军区系统管辖,在基层的人武部都会编列管辖一定规模的民兵,从事征兵宣传、抢险救援、学生军训等工作,其臂章和省级军区系统的现役官兵一样,都是“国防动员单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防动员单位看起来更像是多军种集成的单位,但唯独不包含武警官兵,这是因为省级军区系统的国防动员单位本质还是解放军,可武警并不属于解放军序列,而是与解放军并列的我军两大现役武装力量。

  总而言之,只要是省级军区、市级军分区或警备区、县级人武部的人员,上至将军,下至士兵,或者民兵人员,他们都属于国防动员单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qichepinglun/2024/gfdydwjjssmb_chlkwhymbzgssjx_69828.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