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关于励志健德堂这是不是真相?

2025-02-1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家人发现她讲话都不太清楚了。胡婆婆吓了一跳,赶紧让家人拨打120,将她送到家附近武汉一医院就医,此时,距离婆婆发病刚过去1个多小时。

  经紧急查体,医生初步判断胡婆婆出现了脑卒中。通过急诊绿色通道,胡婆婆接受了CT检查,医生确诊她患上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

  因胡婆婆就医较为及时,在4.5小时的黄金时间窗里,经综合评估后,医生认为胡婆婆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入院半个多小时后,胡婆婆即被送到病房接受溶栓治疗。溶栓第二天,医生再次为婆婆进行检查评估发现,婆婆语言、行动能力均已恢复,没有留下后遗症。

  像胡婆婆这样的患者,并非个例。医生表示,最近降温后,因患上脑梗死来就医的患者有所增多,较降温前增加三成左右。

  脑梗死的好发人群多为60岁以上,以及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的患者,吸烟、饮酒等也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人群也呈现年轻化趋势。

  “急性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时间窗为4.5到6个小时。”医生提醒市民,如果发现亲友突然出现脸不对称、口角歪斜、肢体麻木、单侧肢体无力不能抬起、说话口齿不清等症状,要马上送医。

  秋冬季节脑卒中高发,尤其是气温骤降的时候,寒冷的天气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增加了脑血管破裂或堵塞的风险。此外,秋冬季节也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这些感染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诱发或加重脑卒中。

  专家介绍,当缺血性卒中发生时,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很紧张,要在4.5小时内,越早越好,“要找最近的卒中中心,无论是二级还是三级。越快越好,所以脑卒中发生时,寻找离你最近的卒中中心至为关键。”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市民,应当定期测量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很多老年人有晨练的习惯,降温后早晨气温偏低,不建议大家太早出门晨练。可以等上午10时气温回升以后再外出。”专家建议,市民也可以在室内通过练习健身操、太极拳、八段锦等方式进行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绵阳市气象台专家介绍,综合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12月影响绵阳的冷空气势力相对偏弱,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量略偏多。2025年1月明显偏暖,气温明显偏高,降水量明显偏少,可能有冬干出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月内冷空气活动少,静稳天气多,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偏差,雾、霾天气偏多。2025年2月冷空气势力相对较强,气温明显偏低、降水量明显偏多。

  1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7毫米左右,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左右。2025年1月降水量5毫米左右,较常年同期偏少3到5成,2月降水量15毫米左右,较常年同期偏多4成左右。

  2025年1月全市平均气温7℃左右,较常年同期偏高1.5℃。2月全市平均气温7℃左右,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月内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天气,北部山区可能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市民朋友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低温霜冻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些人每天一早5-6点就出门锻炼身体,但冬季晨练的时间不宜太早,最好在日出1-2小时后再出门锻炼。冬季气温低,清晨又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血管更易收缩,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早晨起床时,身体处于低代谢阶段,如果空腹运动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危险的发生。因此,在晨练前,应适当摄取高能量食物,并喝适量的白开水。

  运动要循序渐进,而且还要规律。运动要牢记“1357”。每天至少运动1次、每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天、运动时最大心率不超过“170减去自身年龄”。比如70岁的人,运动后每分钟心跳不超过100次/分。

  至于运动时间多长为宜,医生表示,每次锻炼30-50分钟即可。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老人最好停止晨练。

  如果不做热身运动,一上来就突然加大运动量,心脏就会受不了。热身运动就是让心脏和各个器官有一个接受和准备的过程,无论你的身体平时有多么的健康,这个环节一定不能少。

  运动完,通过慢跑、快走、舒展等方式,逐渐减慢动作,心率降至120次/分以下,这一般需要5-10分钟。

  在剧烈运动后1小时以内,一般不建议暴饮暴食(可以适量饮水、食用饼干等易消化的食品)、洗澡、睡觉等。

  在冬季,刚运动后四肢、躯体、皮肤、肺,甚至消化道黏膜及周围组织,都处于冷适应状态,倘若立即吃过热的食物,如热粥、热牛奶、热面条等,消化道黏膜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微血管破裂、出血。

  冬季在寒风下锻炼,有悖于锻炼的初衷。人在严寒中,即使加大运动量,其产热也主要用于御寒,难以达到健身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jinriqiche/2025/gylzjdtzsbszx__87138.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