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998万的零跑让友商集体失眠

2025-04-13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零跑汽车推出全新B系列首款车型B10,起售价仅为9.98万元,旨在重塑10-15万元级SUV市场的价值标准。

  2.B10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和激光雷达,实现高速智能领航辅助等功能,未来将通过OTA实现城区智能领航辅助。

  3.由于NAP高速智能领航现已免费开放,零跑将为已购买该功能的21-23款车型用户退还费用,展现品牌诚意。

  5.目前,零跑汽车已进入技术成果加速涌现阶段,2025年销量目标达60万辆,或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格局的重要变量。

  4月10日,零跑汽车全新 B 系列首款车型——零跑 B10 正式上市,起售价为9.98万元,喊出了“科技平权”的口号。

  讲真,基础版就带着智驾,加2万就能上激光雷达,该有的黑科技一个都不少,年轻人想整一辆性价比车真绕不开它。

  自从比亚迪祭出“天神之眼”杀招,车圈智驾下放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关键就看谁更能在价格上豁得出去。

  很多人对于零跑还不是很熟悉,先看几组数据,去年四季度成为第二家净利润转正的新势力车企、今年3月销量3.7万辆超越理想登顶新势力销冠、截至4月9日累计交付量突破70万辆、25全年预期销量目标50-60万辆......

  这样的成绩让一众新势力眼馋,有人说小米是玩转性价比的高手,而零跑是让高手黯然失色的“屠夫”!

  “我们将重塑 10-15 万元级 SUV 市场的价值标准,”这是一个月前,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在 B10 的预售发布会上给出的新产品定位。

  零跑的底气很简单,目前10-15万这个价格区间的SUV数量众多,但没有一款能够满足用户高阶智驾需求,零跑要做的就是弥补这个空缺。

  本次的B10,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和激光雷达,功耗更低,探测距离最远达300米,支持高速智能领航辅助、通勤智能领航辅助等高阶功能,未来还将通过OTA实现城区智能领航辅助。

  这一次B10称其高速领航NAP能够在完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做到自主变道超车、微避障以及上下匝道。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由于NAP高速智能领航现已免费开放,零跑将为已购买该功能的 21-23 款车型用户退还费用。没有购NAP的老用户,也会在今年 7 月通过OTA推送获得该功能。

  咱就是说,终于有品牌关注到奶奶不疼,舅舅不爱的老车主了,即便是金额不多的退款,但这份重视会擦亮品牌口碑。

  内饰这一块,新势力依旧没有太拉垮的,B10 的“悦动几何”内饰设计同样让人眼前一亮,简约但又不失年轻特点。

  零跑 B10 的出现,无疑是技术平权浪潮中的一股强大推力。它让激光雷达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以不到13万的价格,将这一曾经高高在上的智驾硬件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这不仅是零跑的一次技术突破,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预示着激光雷达大规模普及的时代即将到来。

  我想这一次零跑率先掀了桌子,其他车企也会连夜“睡服”高管紧跟这一策略,或许新一轮的车圈性价比竞争就此路上。

  毕竟在靠性价比站稳脚跟之前,零跑在网上以及消费者之中就像个小透明,大多数人最多听过个名字,对于其产品类似、价格段、品牌优势,几乎是没有概念的。

  但零跑一直以来给自己的定位极高——为国人造豪车,这话听着心暖暖,颇有点“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味道。

  2015年,大华股份联合创始人朱江明创立了零跑汽车,朱江明曾表示,“零跑” 之名源于对 “零排放、零碰撞、零拥堵” 未来出行的愿景。

  作为安防巨头大华股份的关联企业,零跑早期获得了大华在电子、软件和视觉识别领域的技术支持。这一背景为其后续三电系统、智能驾驶芯片的自研奠定了基础。

  作为后起之秀,零跑敏锐的嗅到了车圈不走寻常路的风向,在2017年就发布了首款车型S01,在外观上采用了溜背式设计,整体车身造型非常低矮和修长,与轿跑定位非常吻合。

  但这款车的量产车型直到2019年才上市,彼时这块市场早已高手云集,受限于生产资质缺失(2020 年才通过收购长江汽车获得资质)和市场认知度低,实际全年交付量仅为 2708 台,完成率不足 30%。同期,比亚迪元EV、广汽Aion S等竞品年销量均超 5 万台,S01市场存在感微弱。

  好在零跑及时调整思路,同步研发T、C两个低价系列,其中T03的出现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款车凭借6万左右的售价,400公里的续航在市场中颇具竞争力,第一年卖了3000辆,第二年直接突破6万辆,彻底找回了零跑的决心。

  于是在2011年,零跑重整旗鼓,中型SUV C11正式上市,第二年又发布了轿车C01,渴望两款车撑起品牌。

  到了2023年,车圈的价格战过了一轮又一轮,零跑的主流车型销量一直不见起色,于是零跑直接走上了“半价理想”的路。

  将C11和C01售价下调,同时推出增程版本,于是在2023年,零跑爆卖14.4万辆,大获全胜。

  零跑要做的是,除电芯、内外饰外购,底盘、汽车电子电器为自研及外包生产外,其它所有零部件均为自研自造,自研自造比例占据整车成本的65%。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的研发团队就是创始团队。2015年,零跑汽车创始团队51人,其中41人为工程师。创立之初,零跑汽车确定以技术立企,坚持全域自研,明确研发智能电动最核心的六大模块。

  要知道,走全域自研需要耐得住性子更需要勇气,毕竟前期的大量投入很可能等不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还有规模效应让成本优势尽数释放,2024年销量达29.37万辆(同比增103.75%),规模效应使零部件采购成本下降,单车成本优化推动毛利率从0.5%提升至8.4%,并在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8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还有零跑的全球化战略,通过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零跑已进入欧洲13国,2024年出口1.37万辆,2025年目标提升至5万-6万辆。新车型B01专为欧洲市场开发,强化全球化布局。

  回过头来看,零跑的成功验证了在新能源市场中,通过精准定位主流消费群体、控制成本与技术差异化竞争的有效性。

  然而,面对智驾技术迭代和市场竞争加剧,零跑需在技术投入与高端化布局上持续突破,以维持长期竞争力。若其2025年60万辆目标达成,或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格局的重要变量。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jinriqiche/2025/998wdlprysjtsm_90189.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