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二手

张田欣徐安妮是什么原因?

2023-01-13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解说】时隔多年,济南市历下区曲水亭街又响起了酸蘸儿的吆喝声,引起不少外地游客的好奇,到底什么是酸蘸儿?近日,记者来到搬到曲水亭街不久的济南酸蘸儿店,采访济南酸蘸儿第四代传承人张正伦。

  这个咱先从语言上说啊,这个东西吧,从北京普及普通话开始,全国推广都开始叫糖葫芦了。你看在没有普及普通话的时候,各地有各地的方言,而且各地有各地的特色,你看咱山东地上吧,青岛沿海地区叫糖球儿;潍坊、临沂、淄博这边叫糖蘸儿;济南叫酸蘸儿。为什么济南叫酸蘸儿?因为济南话挺“赛”啊,济南人说这个山楂不叫山楂,叫什么?叫酸楂,酸楂蘸上熬好了的冰糖就叫酸蘸儿。

  【解说】酸蘸儿制作工艺在济南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谈起这门从老爷爷那辈就传下来的手艺的学习过程,张正伦满是回忆。

  从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在家里干活,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原来放了学回来,父母交给你个任务,回来串多少串你才能出去玩去,一点一点的就把这个活学到手了。到十七八(岁)的时候,成年了开始熬糖,父母再手把手的教教你,点拨点拨你,这个东西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解说】在张正伦的记忆里,祖祖辈辈都靠这项手艺谋生,他们家还有一门独特的手艺,需要11道工序才能做好的“梅花烙儿”。除了前期的山楂挑选、清洗、去蒂,以及后期熬糖和甩糖翅儿等5道工序,其它的6道工序张正伦现场做起了演示。

  切片、去核、再串制、这顶上需要串5个山楂,然后再填豆沙、手工蘸制瓜子、还有一道工序是蘸芝麻,这就是半成品了。

  【解说】张正伦向记者介绍,这样做成的梅花烙儿好看又好吃,生意好的时候光梅花烙儿单品每天可以做到500多单,需要手工剥7000多颗瓜子。

  从早上七八点钟来了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很正常,就是我这个活前期的时候需要一个帮手,帮着串串、弄弄、洗洗的,但是就挂糖这一块目前来说就我自己干,我从早上起来了以后锅都不带闲着,最多的时候三个锅一块熬糖,做完这一锅再出下一锅,再出下一锅,就这么循环着就不停歇,这一锅糖出来有个五六十串,接着卖没了,再出下一锅也马上卖没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排队排得很长,客流非常大。

  【解说】张正伦的济南酸蘸儿备受济南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欢迎,但是在2000年到2018年,由于山楂的季节性强、储存不便等原因,张正伦放下了祖传的手艺,找了单位上班。直到2018年底,因为市里相关部门的要求和内心深处传承老手艺的想法,张正伦果断辞职,重新做起了济南酸蘸儿,并坚持到了现在。

  【解说】在张正伦看来,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家传观念,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非遗美食制作技艺。目前,张正伦正带徒弟收学员,向他们教授酸蘸儿制作技艺。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ershouqiche/2023/ztxxanssmyy__48812.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