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资讯

英雄回家|孟广泰归乡之路

2024-02-1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春节之前,沉阳又下了一场雪。皑皑的白雪配上街道上喜庆的红灯笼,冬日的城市一下子充满年味,也催促着回家的人加快脚步。过年、回家、团圆,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骨子里的执念。

  2023年11月底,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当韩方工作人员整理好烈士遗骸和遗物后,一个刻有“孟广泰”三个字的军用水壶被新闻镜头捕捉,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报道此次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活动的一名军事记者,那一刻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帮孟广泰找到他的家人,而且最好是在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之前。

  一是在辽宁铁岭有一家人的三叔名字也叫孟广泰,1951年参军入朝作战,这位“孟广泰”曾在家书中告诉家人,自己在志愿军19兵团64军190师568团92炮连。

  二是有细心的游客在沉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的19余万个烈士姓名中,找到了一个同音的“孟广太”。考虑到当年姓名登记讹误的事情并不少见,也不排除这位孟广太其实就是孟广泰。

  根据第一个线索,我来到了辽宁铁岭市,那位“孟广泰”的故乡。他的家乡在雪原林海间,一个并不起眼的村庄。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位孟广泰是1951年秋从开原县参军,1952年给家里回过一封信,信里除了简单说明自己的部队隶属关系外,无其他信息。70多年过去,信已不存,只留下家人口耳相传的模糊信息。仅凭这些信息,难以继续追查下去。

  既然家属没有更多可以提供的信息,那就另寻他路。在当地军分区的帮助下,我查阅到了编纂于上世纪的地方志。地方志里部分记载了当年的情况:

  “是月,辽北各县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和青年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掀起报名参军热潮,到1951年4月,共有10607人参军、有1167名中学生和知识青年考入各类军事学校,有28151名民兵应召奔赴朝鲜战场。”

  1951年,是抗美援朝战争全面展开后的一年。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动员力度之大、支前热情之高前所未有。当年仅仅一个铁岭地区,就有数万人奔赴朝鲜:除了在前方直接作战的战士,还有大量人员在后方担负运输、筑路等任务。

  以新中国当时的时代条件,想要记录并保存下所有参战人员的资料,显然是有些苛刻。当地军分区的工作人员略带惭愧地告诉我,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通过文献手段去核准70多年前某个人的确切信息。

  基于同样的原因,“孟广太”的线索也中断。墓碑上有这个名字,但数据库里并无此人的详细信息。工作人员告诉我,原因很可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全国性的烈士大统计中,没有亲人申报这个名字的资料……这种历史造成的“遗憾”,同样可能导致烈士的“失联”。

  就在几天前,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发布了一则消息:又为10位归国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第十批迎回的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DNA检测样本提取工作也已完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就要水落石出了。给烈士比对DNA有诸多难点,一是难在找到他们在世的近亲属,二是难在从遗骸遗物上提取到有效的DNA。烈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要真正匹配到那个水壶所陪伴遗骸的DNA,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而且也不能确定那个陪同水壶的烈士遗骸,就一定属于“孟广泰”。一位长期帮志愿军烈士寻找亲人的志愿者告诉我:残酷的战场上,志愿军官兵打水是不容易的,往往是一个班或一个排的水壶集中起来交给某位战士去打水和运水。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位战士的伤亡率是很高的,水壶因此也会有错拿的情况。水壶最后的使用者究竟是谁,并不好说。

  这似乎是一次失败的采访。春节前的最后两天,带着愧疚,我来到了沉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是我与“孟广泰”初见的地方。

  在龙年春节到来之际,不断有天南海北的人来到这里,或是凭吊,或是祭扫。被雪覆盖的烈士墓旁,一朵朵金黄的菊花凌寒绽放。

  在陵园墓区,我遇到了一位从山东滕州远道而来的母亲。她和她的儿子小心翼翼地在打扫一座烈士墓碑的积雪。

  赶在春节前来给烈士扫墓的,有烈士的亲人,但更多是并不相识的陌生人。我突然想起了那句被反复引用的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会如同孟广泰一样,意志坚定走向战场,埋骨青山,无怨无悔;而当英雄归来时,他们又会如同孟广泰亲人一样,永远铭记,永不忘怀,让英雄感受到最真挚的情感。正是无数个这样的中国家庭,培养出了无数位英雄,支撑起了我们这个民族走向今天。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孟广泰”便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符号。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孟广泰”,也有千千万万个“孟广泰”的亲人。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qichezixun/2024/yxhj_mgtgxzl_69185.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