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热点

“1元股”集体自救:回购、增持

2024-06-2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6月25日,A股三大股指均创本轮调整新低。其中,从5月21日A股调整以来至今,沪指已经累计下跌6.97%。

  这一背景下,众多上市公司“坐不住”了。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当日盘后,有18家A股公司抛出披露回购或增持计划,以稳定市值。

  尤其是股价已游走于1元“警戒线”边缘的不少上市公司,更是充满了求生欲,接连打出“增持+回购”的组合拳,试图挽救股价于“水火之中”。

  截至发稿时,包括天合光能、璞泰来、华茂股份、永泰能源、凌钢股份、大智慧、ST易购、博思软件、华茂股份、来伊份、安凯微、美邦服饰、康欣新材、浙江龙盛、安阳钢铁、阳光乳业、九强生物、通策医疗在内的1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或增持计划公告。

  具体来看,13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公告。其中,光伏组件头部公司天合光能计划回购金额最高,该公司拟以10亿元-1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而锂电负极龙头璞泰来则宣布,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回购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回购价格不超24元/股。据悉,其回购的股份将在三年内出售。

  大智慧也计划实施股份回购,不过其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该公司计划回购股份金额1亿元-1.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9.65元/股,拟回购数量1036.27万股-1554.4万股。

  其中,染料龙头浙江龙盛的控股股东拟以2亿元-4亿元增持公司股份。该公司第一季度业绩曾出现下滑,其当季实现营收约34.87亿元,同比减少6.98%,归母净利润约1.98亿元,同比减少42.53%。

  除了上述行业头部公司为了维护市值,而抛出回购、增持计划之外,部分股价已经逼近1元“警戒线”的上市公司,则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急不可耐打出“增持+回购”的组合拳。

  其中,凌钢股份不仅计划拟1亿至2亿元回购股份,其控股股东还宣布拟4000万元-8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实际上,今年年初以来,凌钢股份股价大幅下滑,截至6月25日收盘已下跌约43%,最新股价为1.23元/股。

  在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该公司表示,受到钢铁行业整体呈供强需弱态势影响,2022年下半年钢价大幅下降后,低位运行一直延续至2023年末,同时上游铁矿石价格继续维持高位运行,致使公司出现亏损。

  ST易购公告显示,该公司拟以8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04元/股,回购的股份将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

  而永泰能源也公告,拟以1.5亿元至3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89元/股。该公司6月25日收盘价已经低至1.13元/股。

  在数日前,该公司共计29人增持公司股票共计1375.4万股,增持均价1.22元/股,成交总金额1671.19万元,占公司总股份的0.06%。

  另外,康欣新材情况类似。该公司公告,其公司董事长提议以1000万元-2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该公司股价经过连续多日下跌,截至6月25日收盘来到1.26元/股。

  在一天前,该公司还公告,收到4名管理层成员的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计划自2024年6月25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25万元且不高于50万元。

  根据Wind数据,截至6月24日,今年以来超过190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其中超过1600家上市公司真金白银投入市场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964.2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并超过2023年A股市场全年的回购金额914.15亿元。

  在业内看来,A股上市公司积极推动股份回购,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波动剧烈,上市公司欲稳定市值;另一方面也是政策层面不断优化回购制度和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力度。

  2023年12月,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增强回购制度包容度和便利性,推动上市公司重视回购、实施回购、规范回购,积极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今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进一步提出,要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

  在A股市场今年以来的回购潮中,实施注销式回购逐渐普及。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进行注销,意味着这些股份将不再参与二级市场流通,股本减少,在当期利润与分红比率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回报率、每股分红等财务指标有望提升,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广发证券回顾,过去几轮市场大波动,政策推动和稳市诉求下,A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股份回购预案,而回购潮在托底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方面有着明显效益,随后指数会迎来企稳回升。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qicheredian/2024/_1yg_jtzj_hg_zc_75889.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