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观察

“海边山”养老让“夕阳红”更温馨从容

2023-04-28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朗朗上口的诗句,让人想起当前人口日趋老龄化的社会现状,以及亟待发展完善的养老服务产业。

  谁人能不老,想要达成“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的坦荡与潇洒,离不开完善又周全的养老服务。在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背景下,养老服务是延长老年人健康周期、满足养老需求和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必然需求。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海量的老人,也带来了海量的养老服务需求,满足老年人不断升级的多层次养老需求,既能满足民生所需,也能转危为机,将民生需求转化为新的发展引擎。

  我市就十分重视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前不久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多处提及“养老服务”,指出要“鼓励养老服务等消费,推动传统服务业提质升级,促进消费恢复和稳定增长”;要“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市级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质量”……要“把一件件‘需求问卷’干成‘满意答卷’,将一张张‘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让防城港父老乡亲的好日子美滋滋、喜洋洋、节节高”。

  养老服务是一门大产业。要满足海量的养老服务需求,仅靠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无形之手”——市场的作用,引导营利性养老机构来补充。今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养老护理员从第三季度的第20名上升至第14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已超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8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9.8%。目前,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达600多万名,但现仅有50多万名,远不能满足需求。

  养老护理员的紧缺折射出养老服务产业亟待发展的迫切需求。老年人的需求有其独特性,除了吃穿住用等常规生活消费外,医疗养护等支出是大项。解决这一需求的核心,在于实现医疗康养的深度融合,在保障老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充分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防城港具有天然优势。从环境上看,靠山沿边面海的地理条件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防城港独特的长寿景象。以防城区为例,该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80.3岁,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60人。2022年,该区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从政策优势和产业发展上看,随着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的稳步推进,我市快速推进康养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文化为引领、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集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幸福养老、健康运动功能的新产业模式。这为以大康养为主体的养老服务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正被越来越多有养老需求的老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我市康养旅居的“候鸟人”超10万人次,出发地遍及全国。到防城港惬意过冬已经成为许多人规划康养之旅的首选。

  有优势还要用好优势,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需求和行业前景,我们应当立足地方优势,抓住机遇,推动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联动发展,从而让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给地方发展带来蕴含充沛动能的新增量。

  高质量解决好养老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为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和谐托底。希望“海边山”能成为养老康养的文旅胜地,养老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夕阳红”更加温馨从容。(楚 翎)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qicheguancha/2023/_hbs_ylr_xyh_gwxcr_54224.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