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新版塞恩天赋究竟是什么原因?

2023-01-23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台湾“中时新闻网”1月11日刊登岛内文化学者林谷芳的文章,题为《台湾文化影响力在大陆正迅速消失》。文章认为,台湾地区的文化曾经在大陆具有很大影响力,但最近几年,大陆文化圈谈台湾文化名人的少了。作者对其中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摘编如下:

  在大陆认识许多朋友,共同的缘由都是因为他们对台湾地区有一定的熟悉度,文化圈尤其如此。我在北京有个写影评的学生,是资深编辑。我们是上世纪90年代认识的,当时见到她,最令我诧异的是这个年轻人怎么比我更熟悉台湾电影,对侯孝贤、杨德昌等人,她如数家珍。北京曾开过几次黄春明作品的研讨会;对台湾作家,如白先勇、朱家三姐妹、张大春等,不少人有倾慕之情;席慕蓉、余光中,则连一般人都熟知;对蒋勋等人,外界有不同评价,书则一直畅销;赖声川、王伟忠的知名度超越了文化圈;流行音乐则从最早的邓丽君到罗大佑,再到李宗盛,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然而,这几年到大陆,我发觉谈他们的人少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当然是因为大陆自己的文化站了起来,例如这几年大陆极力提倡实现文化全面复兴,让两岸在这方面的差距缩小,有些领域已超越了台湾地区。当然,这也离不开政治的影响,当台当局致力于“去中国化”,民间的敌意螺旋升起,谈台湾的人自然就少。

  这种少谈,直接影响的是台湾在两岸间存在意义的消减。文化是可以超越概念及意识形态,并对生命产生本质影响的。而这也是两岸民间社会最好的润滑剂,其消失怎能不令人慨叹!

  台湾地区发展出来的一些文化特质,在两岸人文间具有标杆意义,原本既可发挥影响,又不费资源之事,可惜岛内过去沾沾自喜,没有善用这些资源,现在就更闭关自守,想偏安求全。

  而如今,由于大陆底盘大,领域拔高的可能性强,即便台湾原占优势者,情势也今非昔比。大陆之大本就让人不可小觑,但台湾许多人在比较两岸时,却常停留在过去的印象里。这在有识者眼里,虽不能说是井蛙窥天,但一定的自闭性的确存在。

  当然,这样说也不代表台湾不能恢复存在感。可如果像现在这样,以两岸隔绝为自己立身之本,那台岛的影响力全然消失,也就为期不远了。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jinriqiche/2023/xbsetfjjssmyy__49324.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