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关于孔雀东南飞搞笑剧本到底怎么回事?

2023-01-12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1月8日,新一年的第二个周日,广梅产业园(下称“广梅园”)用一场产业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打开2023年的发展蓝图,释放2023年穗梅产业共建主平台工作的风向标。

  作为梅州市2023年第一场重大产业活动,广梅园产业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充分体现了梅州市委、市政府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坚定决心,充分彰显了穗梅产业共建、合作共赢发展的丰硕成果。

  作为穗梅产业共建的主平台,广梅园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凝聚穗梅对口帮扶力量,加快园区提质升级。

  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新的一年,穗梅对口帮扶主阵地广梅园响应广东省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凝聚穗梅对口帮扶力量,以“穗梅新格局 融湾新未来”推动穗梅对口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当前,广梅园正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工业投资、产业平台,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助力梅州在融湾入海中换道超车、快速发展,推动红色苏区绿色发展。

  这一年,面对疫情影响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广梅园工业总产值预计同比增长26%,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20%,成为梅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向实而行,稳住实体经济、稳住制造业,广梅园科学用好穗梅对口帮扶政策和力量,积极响应梅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狠抓发展第一要务 全面激发内生动力”,把发展放在首位,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

  过去一年,广梅园招商项目数量、质量均大幅提升,新引进项目数、计划投资额分别是2021年的2.2倍、8.5倍。

  干在实处,一系列争先进位的亮眼数据,并非仅仅是数字上的增加,更是广梅园上下在实干中找到高质量发展的路标。

  以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为例,2022年广梅园大胆创新,将此产业作为试点,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园区扶持政策制定。

  一头,广东科伦药业积极与园区生物医药企业交流沟通,还特地组织和周边城市的同行进行交流,搜集各类政策文件;另一头,园区结合现有产业政策,不断筛选出符合广梅园生物医药企业的优惠政策,并结合广梅园发展规划进行科学细分,力促政策出台能落地,能见效。

  不久后,一份带着广梅园特色的《梅州高新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出炉,对生物医药企业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新上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直接促成广东科伦药业与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透析产品供应商费森尤斯医疗签约,在园区合作共建总投资2.4亿元的腹膜透析液生产项目,达产后预计产值2亿元,税收1500万元。

  “广东科伦药业还通过《实施办法》争取到产值超1.5亿元的5个新药品生产许可,后续5个品种新药正在立项。”广东科伦药业总经理董灵敏说。

  保持2022年的干劲不松、热度不减,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持之以恒抓发展。2023年新年伊始,20个产业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是广梅园在新一年下的“先手棋”。

  从项目内容来看,20个项目中,既有世界500强企业的强强联合,也有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转移,还有存量项目的增资扩产,涵盖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必将加速推进梅州产业链深度融合。

  “梅州市委、市政府将坚定不移与企业和企业家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携手共进、互惠共赢。”集中动工投产活动上,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说,希望广梅园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坚持制造业当家,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提升招商引资规模质效,以最佳环境、最优服务、最大诚意携手最好伙伴,为梅州苏区加快振兴提供更多硬核支撑。

  走进梅州高新区管委会规划和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墙上一面印有“心系企业解忧难 高效热情暖人心”大字的锦旗分外显眼,锦旗的落款为“梅州圣戈班汽车玻璃系统有限公司”,日期是2022年12月。

  梅州圣戈班是由法国圣戈班集团和广汽集团强强联手、合资兴建的创新型产业项目,主要生产高端汽车玻璃。2022年11月底,梅州圣戈班计划新增投资1.8亿元建设高端汽车玻璃生产(第二期)项目。

  “要保证投资进程顺利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而环评批复就是其中的必要条件。”该公司安全经理胡明川最大的担忧也在于此,“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即便是由熟悉业务的同事操刀,最快也需要2—3个月,这将直接影响订购设备和整个项目周期。”

  在座谈会上了解到梅州圣戈班二期项目建设计划及存在的困难后,梅州高新区管委会规环局马上行动:连夜到市相关部门争取“指标”、指导企业2天完成200多页的环评报告编制、举全局之力1天完成审核工作……在企业和园区的共同努力下,不到2周时间,该项工作便全部完成,为项目加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好园区“管家”,帮企业“解难”,广梅园不断探索建立企业座谈会制度,广梅园全体班子成员和所有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定期召开征集问题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及时回应企业关切。与之相配套的,是一套完善的督办机制,园区相关部门将全程跟踪落实情况,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项项有进展”。

  “通过企业座谈会,第一次是快速帮我们解决了天然气管道的问题,第二次是为我们特事特办、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广东龙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厂长晏放雄说,“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就能搞定,这也是我们追加二期投资7亿元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正因为梅州优秀的营商环境,我们对梅州圣戈班的长远发展充满信心,二期再投资1.8亿元,引入一条全球最先进的高端玻璃汽车生产线。”集中动工投产活动上,梅州圣戈班汽车玻璃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杨表示,秉承“扎根梅州,打造全球最好的高端汽车玻璃工厂”的愿景,梅州圣戈班将不断努力,挺起制造业当家脊梁,把企业做大做强,回报梅州这片热土。

  一面锦旗、一场座谈会,折射出广梅园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营商”变“赢商”的坚定决心。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广梅园坚持项目为王,大力推行“1+N”招商模式,出台招商引资激励办法,掀起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热潮。

  根据招商引资激励办法,介绍、推荐、沟通、促成项目落户广梅园的自然人或单位,可享受信息奖励和投资鼓励。

  广东复兴新材料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维永是园区享受招商引荐奖励的第一人。2022年8月28日,由蔡维永引荐的广东蓬盛味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地广梅园。

  “推荐蓬盛公司来梅投资兴业,一方面是我自身感受到了梅州良好的营商环境,非常适合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是希望更多上下游的企业进驻园区,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搞活园区,抱团发展。”蔡维永说。

  “未来,有信达将联合泰森食品、麦当劳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计划在园区内投资建设泰有铭鸡肉一体化项目。”活动中,深圳市有信达集团董事长陈小斌讲述了企业在广梅园的发展计划,字词中表达出的是信心坚定。

  近年来,广梅园吸引了伊利食品、珠江啤酒、广药王老吉、广州酒家等一批食品类龙头企业集聚发展,致力打造省内发展势头最好的食品饮料产业园。2022年1—11月,食品饮料产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38.45%,占园区总产值35.77%。

  “集团旗下公司已在园区注册成立梅州市有信达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有信达泰森肉类熟食加工厂项目,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8亿元。”陈小斌说。

  具体而言,就是确保引进项目高质量高效落地,产生效益,即“亩产论英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

  2022年,梅州先后发布《梅州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若干措施》及其配套的《梅州市加快工业发展实施细则》,不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产业政策,多次被提及。

  作为穗梅产业共建的主战场、梅州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广梅园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充分激发园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活力,发展更多“打粮食”项目。

  以“亩产论英雄”,算法的改变带来了产业园区和企业做法的改变。2022年,广梅园新引进项目入园有了变化。

  “从去年开始,每一个入园项目,我们都会签订入园协议,其中有一条就是《税收考核刚性条款》(下称《条款》)。”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汉基将此条款比喻成项目“试金石”。

  李汉基介绍,按照约定,无论是购地项目还是租赁项目都要达到园区税收考核标准,差额部分企业补齐,实现寸土生寸金。“重点从投入思维转向产出思维,新引进20个项目均签订《条款》。”

  “作为企业,我们认为签订《条款》,既是园区发展的需求,更会反过来推动企业科学拿地,高效发展,是一个双赢的举措。”董灵敏认为,提高工业用地效率,也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更多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落地园区,在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

  积极抢抓梅州全域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和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等重大机遇,在梅企业将迎来“苏区政策+湾区市场”的重大发展机遇。

  立足于此,广梅园正以梅州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引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抱团转移集群发展。

  金苑酒家新一代掌门人黄俊鹏,是一位敢于挑战、善于创新的人。2022年,他做了一个决定:在广梅园租赁厂房,建设中型现代化预制菜工厂。

  “我们本来有预制菜的加工厂,但随着梅州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开拓,越发觉得满足不了。”对于进驻广梅园,黄俊鹏充满着期待,“广梅园有良好的食品加工基础,拥有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正是我们预制菜企业扩产能、提质量需要的。”

  按照规划,进驻广梅园的金苑食品(广东)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的客家盐焗鸡、梅菜扣肉、客家娘酒鸡、客家酿苦瓜等客家预制菜系列产品,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

  “目前正在加紧新工厂的设计,将引进先进的预制菜工艺,逐步实现更加智能化、现代化。”黄俊鹏相信,公司能够在广梅园新的环境中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预”见未来,向新而行。广梅园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客家预制菜产业园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梅州自然资源禀赋和客家文化属性优势,着力打造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客家预制菜产业园。

  2022年,园区紧抓预制菜产业发展东风,新引进泰有铭、蓬盛味业、粤旺集团和金苑酒家等预制菜产业项目,并进一步发展壮大食品饮料产业规模和效益,推动伊利食品、珍宝金柚等企业增资扩产。该板块计划总投资10.19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4.6亿元、年税收7700万元。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食品企业进驻广梅园,在广梅园形成合力,打造属于广梅园的食品行业品牌。”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梅州)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范广红认为,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企业发展才更具有竞争力。

  2022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蓬盛味业有限公司经过考察,当下决定在广梅园园区注册成立梅州市蓬盛味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特色预制菜及橄榄菜生产项目,主要生产橄榄菜、虾仁菜脯、酱油、鱼露及基础材料等产品。

  “现有的园区配套完善以及营商环境好,政府部门作风雷厉风行。”广东蓬盛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财喜表示,接下来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感受,带动更多预制菜产业相关的企业落户广梅园。

  紧抓预制菜产业发展东风,广梅园起步即冲刺,在广梅园管委会引导下,广东省、广梅两地重点企业联合园区国企将在广梅园共同成立首期2亿元的广梅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以金融杠杆赋能客家预制菜产业发展,这也将成为全国第一个由园区引导成立并重点为园区配套服务的预制菜股权投资基金。

  毋庸置疑,广梅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连接市场资本和实体企业的桥梁,必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梅州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jinriqiche/2023/gykqdnfgxjbddzmhs__48753.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