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汽车

@所有人保密无小事注意啦!

2024-08-14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智能手机已经深度融合到官兵日常生活工作中,成为战友们闲暇时光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然而,不规范使用会带来各种失泄密隐患,对我们军人特别是重要涉密岗位人员来说,稍不注意,就会掉入手机的“窃密陷阱”。

  手机与基站是通过无线信道传输信息,其传输信道是开放的,容易被敌特分子使用特殊接收装置在空中拦截,造成通话内容被监听。

  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利用电子侦察卫星来收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信息。而为了避免遭受窃听,传闻拉登从未使用手机。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特工采取手机窃听战术,截获了重要通讯信息,掌握了伊拉克高官的行踪,为战争提供了便利条件。

  智能手机拍摄的照片含有Exif(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信息,传发原图后,Exif信息会毫无保留地传出,任何人都能读取照片参数信息及位置信息,加之,通过对照片的有效特征和细节进行比对分析,就可以关联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007年,驻伊拉克美军士兵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一张自拍照暴露基地位置,泄露了基地的部署状况,被武装分子突袭,摧毁4架阿帕奇直升机,该士兵也在袭击中丧命。

  GPS是美国研制发射的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智能手机自带的GPS功能,能轻易被敌特分子掌握营区的坐标和个人行踪。

  2018年,美国斯特瓦拉公司搜集了大量基于GPS的运动信息数据点,并绘制成“全球运动热力图”公开发布。通过热力图,可以看到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地区,疑似军事人员经常围着一些特定建筑跑圈,借此分析得出美军事基地的准确位置、要害设施、人员数量、活动规律等敏感信息。

  现在的APP、小程序种类繁多,尤其是小程序,它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也无需卸载。非常方便、快捷,但部分APP、小程序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会过度抓取、使用、窃取用户信息和手机内容。

  某政府单位工作人员赵某写材料时,为图方便对涉密文件拍照、扫描,并上传至微信的图文识别小程序,将图片转为文字输出。他认为未将涉密文件发送给他人的行为是安全的,但其行为导致了涉密信息上传互联网,危害了国家秘密安全。

  使用手机APP、小程序时,提高防范意识。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连接公共WIFI,不点击安装来历不明的APP、小程序和链接,谨慎开放权限,定期杀毒,避免在手机内存储或传输涉密事项。

  云端备份是云端技术的具体应用,备份所存储的目标位置不是在手机或本地网络,而是放在了云端。云端备份资料需要服务器中转,有的服务器甚至在境外,在传输时极易被敌特分子截获信息,泄密概率极高。

  某政府单位工作人员张某为方便开展工作,将2019年机构改革后与政府应急办交接的工作材料,在未进行仔细阅读与甄别的情况下,直接上传至网盘进行备份,其中包含一份机密级文件,被国家有关部门发现,给予张某相应处分。

  微信信息发送在网络传输时有一条“路”,手机和计算机终端、基站、运营商机房、后台云端……传输路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可能被敌特分子截获,成为泄密的源头。

  某政府单位工作人员李某,收到上级单位下发的一份秘密级文件,要求紧急传达落实。因需要阅办的领导外出不在,李某为尽快将文件传达到位,遮盖文件密级标识进行扫描,将电子版发送至单位微信工作群,造成泄密。

  使用微信特别是微信群交流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交流内容限定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谨防传发涉密事项。

本文地址:http://www.zibocpa.cn/SUVqiche/2024/_syrbmwxszyl__78098.html

上一篇:@西安市民邀你一起共赴山西之约

下一篇:没有了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